《时间选择论》读后感

《行动科学》说到,人类普遍擅长高度自我防御。我们的行动模式是避免冲突、压抑负面感觉、强调理性并将错误责任归结于他人。每个人都以为他不会这样,实际上还是会按照这个行动模式,这说明要改变就需要学习对抗天性。

1.加快信息处理速度。对信息进行组块加工,多输出,多寻找不同知识连接。刚开始,你阅读一本书的速度会很快,但是抓不住重点。通过时间的积累,很多背景知识将会越来越多,抓重点速度越来越快。

2.线下交流得是饭局式,有一对一的交流机会,这样对于学习才有效。尤其是广播式线下交流,只是认识而已。

广播式的傻逼模式为两种:努力向别人证明我这一行很有意思,你快加入或者快买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堆人在证明自己的模式是对的,拉票。

3.知识都在论文那里,养成阅读一手阅读的习惯有助于了解趋势,随着你自己一次又一次对于趋势的判断,迭代进行,你的独立判断力会增加。

4.大体上,我们说学习会经历四个阶段。

对领域的偏好: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。

对模式的偏好:以认识牛人为荣。

对共鸣的偏好:渴求人群的响应。

对时间的偏好:放弃外在名望,甘于平淡。

5.多阅读牛人著作,时代作品,去了解它的思想,作用非常大。

人们总是容易高估两件事:高估一个时代牛人和神作的数量;高估自己与周边朋友厉害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容易低估两件事:对于低估自己做出高级创新、伟大创新的潜能;低估大时间周期带来的增益效应。

6.人生需要对手戏,没有反对,就没有进步。如果你找不到,那就自我对抗吧,多问为什么,多想还有什么可能。

7.看一个人信息的品味,主要看这人跟进一手信息的能力,原创信息的能力。

8.文章写的啰嗦,说明作者还没有把问题想清楚,浪费读者时间很可耻。

9.现在互联网有一种不正常现象,项目的开设只是为了变大,利用人性的弱点去扩大规模,然后大数据又会确认他们的成就感。就像是一种自然的事物被加速扭曲放大化,只要数据好看。

10.要去培养自己感知大众基线的能力,也就是大众对于任何一个事件的基本认知和基本期待。

11.不要小看环境对人的影响,个人只是结构的一个节点,结构本身的力量要远远大于节点。大概是棋逢对手相互促进。同济压力是对你最好的驱动,比如你可以去资源效应非常集中的北京,你需要见到人,去跟牛人交流,去激活你自己。情景式的学习才是最适合成年人学习的方式。

可以参考阳志平老师的《刻意练习》:https://www.yangzhiping.com/psy/Deliberate-Practice.html

12.问你自己一个问题,如果你做什么都不会失败,你会选择做什么?

创造产品,写一本书,创造事业。炒股吧,赚钱。

13.赚钱有两类机制:利用智力不对称与信息不对称,两者相辅相成。

14.不要小看幂律分布(口语化:长尾效应)和二八原则,资源具有集中性,比如波士顿、纽约、北京。地段是最重要的。

15.如何感知趋势:

不去预测趋势;在趋势发生的地方;与感知趋势的人在一起。

 
评论
© 观察日记/Powered by LOFTER